三三读书
繁体版

第123章

    “李,李哥儿好。”

    轧钢厂门口,梁拉娣早就来了,等着张贴告示,没想到在这儿见到李治国,她一时间不知道称呼对不对。

    “你好!”

    这是李治国第二次和梁拉娣说话,此前也就在医院打了声招呼,都是在问好。

    “这姑娘谁啊!”

    许大茂把自行车刹停,傻柱从后座麻溜的下来,看了一眼那小姑娘就没兴趣了,这瘦得没二两肉。

    李治国回话说:“梁医生的侄女梁拉娣,我跟她在医院见过一面。”

    “哟,那挺好的。”

    许大茂不吭声了,梁医生那边还得给春燕检查,他不敢讨人嫌。

    贾东旭愣了一下说:“这姑娘我前天报名的时候见过,她也想当焊工,这想多了吧!”

    梁拉娣一听这话,就对这人印象极差,别看现在一脸嘚瑟,那天报名,这人差点被打了。

    李治国摇头,“东旭,你在这儿等着张贴告示。晚点我出来,载我回去。”

    “好嘞,李治国,你忙着,厂长那边是大事,不能耽误。”

    贾东旭扶着自行车,一脸乐呵,他就站在这里,还不得让人羡慕啊。

    这会许大茂推着自行车和傻柱往厂里走了。

    李治国走到梁拉娣跟前,低声说了句,“明天上班别迟到了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”

    梁拉娣下意识回了句才反应过来,这是不是说她被选上了

    回过神来,李哥儿都走远了,只好忐忑的在这儿等着。

    “小姑娘,这是轧钢厂,不是你该来的地方。

    尤其这次还是招焊工,你这么瘦小,拿得住焊枪吗”

    贾东旭忍不住打击对手,他在院里谁都惹不起,但这在外边,还不能说一个小姑娘

    看那穿着就是一乡下丫头,土里土气的。

    梁拉娣没出声,过了一会才说:“李哥儿跟你是什么关系”

    “你说他啊,是我兄弟。”

    贾东旭一脸嘚瑟,“跟我一个院从小一块长大的好兄弟。”

    “哦!”

    梁拉娣又担心了,别人是好兄弟,招工就一个名额,那怎么能让她选上啊。

    没一会,其他报名的青年也来了,好几十号人。

    又过了一会,终于门卫大爷出来了,看了一眼贾东旭,跟着就对那小姑娘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贾东旭见门卫大爷出来就看了他一眼,顿时心里狂喜,这不就是选他么!

    一时间想着家里马上就是双职工,明年就能买自行车,那多好,让傻柱羡慕去吧。

    这会,梁拉娣心跳得厉害,门卫大爷刚才对她点头是什么意思

    “大爷,你倒是快给贴上啊,到底是谁选上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会真是贾东旭吧,他那是作弊、缺德,不要脸。”

    “要真是贾东旭,我就去厂里闹,我哥还是工人呢。”

    “算我一个,我爸也是厂里的工人,要不是我爸还没到年龄,不然我早就顶岗了。”

    就在青年们吵吵嚷嚷中,门卫大爷贴上了公告。

    “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!梁拉娣是谁,怎么像是个女孩的名,啊,是她。”

    “她是梁拉娣她被选上了,这不能啊。”

    众人傻眼的看着小姑娘,是谁这么缺德给选上的,这是乱来,哪有让小姑娘当焊工,能搬得动钢铁吗。

    贾东旭一脸呆滞的质问:“大爷,这是不是搞错了不是该选我吗我都钳工学徒第三年了啊,之前是病退,会一点焊工活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问我啊这是厂长的决定。

    小姑娘,明天一早八点上班,到之前报名的办公楼去报道,可别迟到了。”

    门卫大爷说了一句就赶紧走了。

    就是他搞不明白,李治国为啥要帮一个小姑娘,肯定不是那方面的原因,这姑娘跟秦淮茹比差远了。

    “哎!”梁拉娣这才应了一声,刚才太激动了。

    她也怕被打,顾不上跟李哥儿道谢,赶紧跑了,去医院找二姑报告好消息。

    “不,这不能啊!”

    贾东旭大喊起来,可却没人理会。

    虽说那小姑娘被选上很不可思议,但至少不是贾东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上午九点过,李治国提着一个袋子出来,一脸乐呵,他没想到一个汽车模型,居然拿到了领导的题词。

    路过门卫室时,他隔空飞了一根烟进去。

    “李治国,你是遇到好事了”

    门卫大爷接了烟,人也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还好!”

    他没说拿到题词这事,解释不通,甚至连家里人都不提,收着就好。

    “对了,贾东旭跟你一块来的吧,人在外边哭了一阵了。”

    大爷掏出火柴帮着把烟点上,这是要聊上几句的意思。

    “这不能吧!”

    李治国往大门外一瞧,自行车旁边蹲着一人,背对着的,这也没见着哭啊。

    “李治国,是你帮那小姑娘进的厂”

    大爷就想打听一下八卦,至于贾东旭那破事,明摆着的,李治国连别人对象都截胡了,还能帮忙给安排岗位

    “大爷,你是说刚那小姑娘被选上了”

    李治国可不会留下把柄,私下交谈都不会承认,不想影响兄弟感情。

    “还得是你啊!”

    大爷虽然有所猜测,却不能出去瞎聊了,别人没承认。

    “大爷,我得走了。”

    李治国跟着就出了大门,叫喊着:“东旭,你这是咋了”

    贾东旭听到呼喊,一回头,眼中还有泪,人也跟着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要不是得等着兄弟,他早就跑回去捂着被子哭了。

    “李治国,我没选上,那小姑娘给当上焊工了,你说厂长是咋想的啊。”

    “唉!不急,你后边还能顶岗啊,继续当钳工多好,焊工累人的。”

    李治国拍了拍东旭的肩膀,给安慰了一番,日子还长,总能找到工作。

    “你说得对,那我到时候接着当钳工钻螺丝孔,那活我熟,车间里就我钻得最好。”

    贾东旭用袖口擦干眼泪,又充满了斗志,最多在洗一个月的衣服,又能过上好日子了。

    “得,回吧。我刚从杨厂长那儿出来,也问了一嘴,那小姑娘的爷爷以前在农机站,她打小就跟着学焊工。

    所以啊,她能选上是有原因的,你落榜不是你不行,就差了点运气。”

    李治国上了后座,走你,谁说自行车不能有司机。

    “哎!我想通了。”

    贾东旭心里好受多了,他是钳工,可比焊工强多了。

    …

    四合院,贾家!

    贾张氏买了菜回来,打开锅盖,见里边空空如也,准是东旭把鸡蛋偷走了。

    算了,儿子马上又能当上工人,得惯着了啊。

    “碧华,你说东旭能选上的吧!”

    “应该能吧!”

    陈碧华正在奶孩子,也希望东旭能当工人,这样她还能接着上班,中午在厂里吃上白面。

    “肯定能!”

    贾张氏看了看大孙子棒梗,就拿着衣服出去洗,但也洗不了多久了,等她进了厂,就把这些活给儿媳妇做。

    “孙二娘,我家东旭又要当工人了,到时候家里就是俩人挣钱。”

    贾张氏忍不住跟隔壁屋的炫耀起来。

    “那也得能选上啊!”

    孙二娘可不看好,也说不出为啥,就是感觉选不上。

    “咋了,你嫉妒啊!”

    贾张氏差点就跟人吵起来,这就见不得她家日子好过,还邻居呢,我呸。

    孙二娘没接话,拿着盆走了,回自家门口慢慢洗。

    没一会,蒋大妈等人就跑来说着悄悄话。

    “哎,贾张氏这两天没少得意啊,都鼻孔朝天了,看不起人。”

    “可不是吗,逢人就说她家马上双职工,贾东旭真要选上了,那就够她嘚瑟了。”

    “都别多想了,这院里谁见不得贾张氏得意”陈大嫂一句话好像就终结了话题,几个大妈感觉懂了又没明白。

    “快看,贾东旭和李治国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有大妈刚好看到了连廊那边。

    贾张氏也看到了,连忙大喊:“东旭,你是明天去厂里上班对吧!”

    “妈,我暂时上不了班了。”

    贾东旭本来已经学会了坚强,可看到正在洗衣服的老娘,一时间又委屈上了。

    下意识的挽起袖口,“妈,你去歇着,这衣服我来洗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,东旭,你是啥意思,没选上这不能啊,你一大爷说过的,会帮你跟厂长说话。”

    贾张氏感觉天塌了,她可是吹嘘出去了,还问过老易,怎么就没选上

    李治国愣了一下,他今天特意问了,易中海根本就没去找过杨厂长。

    看来,这院里的道德模范一大爷,也不希望东旭回厂里上班。

    “妈,你问我,我问谁去啊,这是厂长的决定,你快歇着吧,我来洗。”

    贾东旭上前把老娘挤开,熟练地洗起了衣服。

    “你个没用的东西!”

    贾张氏忍不住开骂了,这简直丢人,气得她转身就回了屋。

    几个大妈指指点点,倒是把李治国给拉住了。

    “这什么情况,谁给选上了贾东旭机会很大啊。”

    陈大嫂本能的感觉是坏小子从中作梗了。

    “是一小姑娘被选上了,人从小就在学焊工。”

    李治国想了想,没有提易中海那破事,难道还能帮东旭兄弟打抱不平,再说别人帮不帮忙,都不碍着谁啊!

    “贾东旭选不上也好,这下贾张氏嘚瑟不起来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,她这两天吃不完穿不完的,都脱离群众了。”

    这院里啊,谁也不比谁好过,除了坏小子李治国,这惹不起的。

    转眼就过了一周,天气急转直下,十一月一号这天,刚好是周日。

    因为是第一次实行面粉票,大伙都担心买不到白面,昨夜凌晨过后,就有人去粮站排队。

    李治国也起了个大早,但不是买粮,而是去买菜,今天老丈人一家要过来吃个饭。

    “女婿,让妈去买就行了,你在多睡会。”

    秦母也心疼人,这放假呢,女婿起得比平时还早。

    “我去多买点肉,中午包饺子。再有几天等淮茹出了月子就方便出去下馆子了。”

    李治国早就发现岳母跟淮茹的性格差不多,都挺节省的,根本不可能买排骨什么的,一去市场肯定就是大肥肉,太油腻了,对胃不好。

    “哎!”秦母听了高兴,吃饺子还不好啊。

    “治国,把围脖带上,这天看样子快下雪了。”

    秦淮茹拿着围脖出来,天是真的冷了。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李治国推着自行车就要出发,却见小京茹跑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姐夫,我去帮你拎菜。”

    “今儿你不去了,天冷。”

    他往天上看了一眼,京城这边到了十一月初就会下雪,一直要持续到来年的三月份。

    如今的平均气温比后世低了好几度,各地下雪的地方多了去了,即便是南方,冬天也容易积雪,好几天都化不了。

    当别人还在为了一口吃的,他已经在关心全球变暖的大问题,这就是格局。

    “大茂,早啊!”

    “早!”

    许大茂缩着脖子从屋里出来。

    李治国没多聊,跟着就去了中院,有些冷清,都去买粮食了啊。

    从这月开始,要储备过冬吃的大白菜。

    还有新鲜地瓜上市了,两分钱一斤,但越往后价格越贵,最高能卖到五分。

    粮站也卖地瓜,作为粗粮出售。

    他骑着自行车前往菜场,忽的天上就飘起了雪,一九五三年的第一场雪,比往年来得要早一些。

    “听说初雪这天,所有的谎言都可以被原谅!”

    他今年说过的谎言就翻篇了,明年还当好人。

    到了菜场,里边就没啥人,正好慢慢挑,运气不错,还买到了牛肉。

    等出来的时候,袋子里已经多了一些东西,从奖励的超市里拿出来的,时不时的套现,补贴家用,感觉也挺好的。

    “哟,李治国,今儿怎么买这么多菜。”

    阎埠贵在前院拍着身上的灰,刚扛了粮食回来,买了不少棒子面还有鲜地瓜。

    “我老丈人他们要过来,后天就发工资,吃点好的扛得住。”

    这会雪已经停了,就一场小雪,洗涮掉谎言就完事了。

    “还是你的日子好过。”

    阎埠贵眼馋,但也谈不上嫉妒,谁让别人有本事呢。

    李治国想了想低声说:“三大爷,下个月底面粉票要翻倍涨价,一毛变两毛,邻里同事间换点票不犯事。

    院里的面粉票我换了,隔壁院子的票还在,加把劲早点买自行车吧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啊!”

    阎埠贵眼神一亮,他就说多帮忙能得好处,就凭李治国的脑子,随便点醒一下,他就能赚到钱。

    “控制好量,你家六口人,两百斤没问题,白赚二十,运气好赶在二十四号前能换俩月,就是四十。”

    李治国说完就走了,不用叮嘱保密什么的,阎埠贵根本不可能舍己为人。

    “哎呀!”

    阎埠贵回过神来,火急火燎的回了屋,掀开床单,在拉开旧絮,只见棕垫上压着一个本,里面夹着攒着的家底。

    “当家的,你这是咋了,不是刚买了粮吗”

    三大妈人傻了,大白天翻什么家底,也不怕人看见。

    “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,赚大钱的机会来了。”

    阎埠贵嘴严,这事打算连媳妇都不说,他悄悄给办了,当即点好钱一溜烟就跑出了大门,到隔壁院子去换面粉票。

    路上时,阎埠贵琢磨着,他自家的面粉票还得换给李治国,虽然只会给他算一毛,但也是近五块钱。

    两个月下来,算上从外院赚的,岂不是就能赚到五十,在给加把劲,就能买自行车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治国其实是自己想再换点面粉票,但他这超量了,索性就借阎埠贵的手而已,中间有了一个跳板,左右也就几百斤面粉,没谁查的。

    手上有票,心里不慌,出去下馆子随便,这才是过日子。

    如果不完,就攒着当收藏品,等他老了,留给儿子拿去买套房

    “女婿,咋买这么多菜啊。”

    秦母上前接过两大袋子,沉着呢。

    “这不家庭聚餐吗,就得吃好的。”

    他把菜交过去,就进屋抱孩子去了。

    没等一会,老丈人上门,不是空手来了,和三叔一起抬了一个石磨到院里。

    之前一直说这事,没想今天给办妥了。

    二大妈从屋里跑出来看热闹,“李治国,你家买石磨了啊。”

    “对,托三叔给买的,这是小号石磨,专门定制的,一个人就能转起来,以后咱们院里谁都可以用。

    对了,我二大爷呢,叫他出来说几句话,在磨几斤豆子,给大伙演示一下。”

    李治国发现在院里居然没坑到,不对,是没让二大爷发挥余热,这不合适了。

    “他在家呢,我这就给叫出来。”

    二大妈一溜跑回去,很快刘海中就跟着来到院里。

    这会院里住户都跑来看热闹,多一个石磨,那用处可就大了。

    “咱们这院里啊,日子越过越好了。

    之前有共用的药锅子,后来李治国生日那会,有了烧烤架子,现在连石磨都有了。”

    “可不是吗,还是李治国脑子好使,给定制了一个小号的,谁都能使得动。”

    “不容易啊,坏小子也为院里做贡献了。”

    “嗨,这你就不知道了吗,坏小子就喜欢喝豆浆,咦,快看二大爷在给磨豆子了。”

    在住户们议论纷纷中,刘海中一手抓着石磨上面的木棒,这就转了起来。

    二大妈在旁边往里边加豆子,然后这速度就慢了下来,干磨豆子阻力要大一些。